地震沉积学是在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沉积学与地球物理学相互交叉的新兴地质学科。地震沉积学(seismic sedimentology)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UT-Austin)曾洪流教授(1994)提出,认为其是通过地震岩性学、地震地貌学的综合分析,研究地层岩性、沉积成因、沉积体系和盆地充填历史的学科。
自2018年召开第一届地震沉积学学术研讨会以来,地震沉积学研究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重视及推广应用,不仅在理论和方法技术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在地震沉积学前沿理论、陆/海相沉积砂体精细表征、碳酸盐岩和混积岩刻画、地震成岩相预测、开发地质应用、地球物理新方法新技术、RGB多频体地震属性融合、薄储层预测技术以及三维可视化技术雕刻地质体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为推动我国的油气勘探开发起到了重要积极作用。为了更好促进地震沉积学新认识、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的总结、交流和推广,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和相关技术发展,推进地震沉积学不断发扬光大,拟于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在湖北武汉举办第二届“地震沉积学学术研讨会”,本届会议由雷竞技ray官网(武汉)承办。
会议有关事项详见附件。